Anthropic 对华全面禁令背后:AI编程肉搏战、技术ego 和祭司心态
18
2025-09-10
算力,就像运力一样,也要学会调度。
假如你在深夜点了一份外卖。几分钟后,系统迅速给你派来最近的骑手,他不需要全城出动的大军,只要顺路接单,就能把一碗热汤准时送到你手里。
美团正在把这种“派单逻辑”搬到 AI 世界。
在最新发布的 LongCat-Flash 模型里,算力不再是一股脑砸上去,而是像运力一样被精准调度:复杂问题派更多“高手”,简单问题就近解决,最大限度减少浪费。
美团最近的财报,和所处的竞争环境,让它需要新的故事。而 LongCat-Flash,就是美团递出的第一张筹码:在大模型赛道开打另一场战斗,把百万 tokens 的推理成本压到 0.7 美元。
以下为LongCat-Flash技术文档解读:像管理运力一样管理算力
首先,LongCat-Flash 的特别之处,不在于它“更大”,而在于它会“精打细算”。
它的总参数规模有 5600 亿,但在实际推理时,每个 token 只需要调用一小部分,大约 18.6B–31.3B。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庞大的骑手团队,不是每一单都要全员出动,而是根据订单的难度,派出最合适的几位骑手去送。这样一来,既能保证覆盖面,又避免了算力浪费。
而所谓“零计算专家”,其实就是处理简单任务的捷径。
比如,一单只是送楼下便利店的一瓶水,就不需要总部复杂调度,附近的小哥顺路就能完成。同样,LongCat-Flash 遇到简单的 token,就直接放行,不浪费多余算力,把资源留给真正复杂的任务。这种“按需分配”的逻辑,让模型像调度运力一样,把活派得更合理。
另一个创新点叫 ScMoE(Shortcut-connected MoE)。传统模型要等一批任务全部处理完,再进入下一批,就像骑手要等所有订单派完才能出门。
ScMoE 的思路是“边派边送”:骑手在送餐的同时,系统已经开始为他规划下一单。这样,算力的使用和通信可以同时进行,整体效率自然提升。
规模大,速度快只是第一步,关键是能不能稳定运行。LongCat-Flash 的训练方式更像是在逐步扩张一个运力网络:先在小范围试运行,把调度规则、路线规划都调好,再推广到更大的范围,避免一上来就乱成一团。
为了防止系统崩溃,它设置了“三重保障”。Router 稳定,相当于避免所有订单都集中在一条线路;激活稳定,让算力使用更合理;优化器稳定,则保证整体调度有节奏,长期能跑下去。正是靠这一套机制,它在 30 天里完成了 20 万亿 tokens 的训练任务。
从成绩单来看,LongCat-Flash 不只是推理快,在各大基准测试中同样表现稳健:
其实从上面的测试基准中可以看到,美团LongCat-Flash的性能并没有遥遥领先的地方,只能算是与各大主流模型能力旗鼓相当。因此在很多常用的测试中看不出差别,但有一点:
美团这个模型是真的快。
promtps:写一个 Python 函数 is_prime(n),判断 n 是否是质数,并给出 10 个不同的测试样例。
左边模型是LongCat-Flash网页端,右边是 kimi 1.5(根据官网描述,响应更快),可以看到同样的提示词,LongCat-Flash没有怎么思考,一行行内容直接飞出来,而 kimi 1.5 经过短暂思考后,(和LongCat-Flash相比)慢悠悠的把内容写出来。
在核心代码部分,二者也没差别,可以说LongCat-Flash又快又好。
LongCat-Flash 的速度和价格优势,未必能立刻改写行业格局。毕竟在大模型市场,生态和用户习惯往往比性能参数更具粘性。但它却透露出一个信号:美团依然习惯用自己最擅长的打法,把复杂的科技问题翻译成“调度运力”的逻辑,再用价格杠杆撬开市场。
这让问题变得更有趣:
当 AI 巨头们在谈模型规模、参数精度时,美团却在谈派单效率和成本曲线。它看似“接地气”的切入点,反而可能成为搅动格局的变量,就像曾经的 DeepSeek 那样。
十年前,美团用补贴烧出了外卖帝国。十年后,它是否能靠另一场价格战,把自己送进大模型的牌桌?没人能给出答案,但至少可以确定的是,美团已经递出了第一张筹码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3561739510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